健康資訊 - 貧血
根據衛生署的資料顯示,全球約有20億人(或逾30%的全球人口)患有貧血,在二零一五年,全球約78 000人因缺鐵性貧血而死亡。 導致貧血的最主要原因是缺乏鐵質,而缺乏其他營養素、炎症、感染、損傷以及其他會影響血紅蛋白合成、紅血球生長或存活的後天或遺傳性疾病亦可導致貧血發生。
什麼是貧血?
貧血是最常見的血液疾病,指身體內沒有足夠健康的紅血球或血紅蛋白(血紅素)水平低於既定界值(成年男性低於13g/dL、女性低於12g/dL),即降低血液輸送氧氣至全身各組織的能力。
貧血的成因﹕
一般而言,貧血可分為三大成因。
- 骨髓製造的功能異常,例如再生障礙性貧血、惡性腫瘤侵犯骨髓﹕白血病。
- 紅血球之成熟有障礙,例如維他命B12缺乏之惡性貧血、缺鐵性貧血。
- 血液流失或破壞,例如受傷之出血、缺鐵性貧血或是因為各種原因導致之紅血球破壞。
貧血的種類﹕
缺鐵性貧血
為最常見的貧血成因。血紅素當中重要的材料是鐵質,當鐵質不足的原因可以是因攝取不足或慢性失血,如腸道出血或女性生理期導致鐵質隨血液流失。
地中海性貧血
為最常見的遺傳性貧血。輕症攜帶者可以完全沒有徵狀,但重症患者會在嬰兒期出現嚴重貧血,需要接受定期輸血及其他治療。
再生障礙性貧血
罕見的血液製造問題。紅血球的製造主要是由骨髓負責,當造血組織或血球母細胞不健全以及有缺陷時,便會引起紅血球製造不足,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。除了紅血球、血小板及白血球出現減少的情況外,還會容易出現感染或不易凝血的問題。
惡性貧血
身體未能有效吸收維生素B12而造成的貧血。在製造紅血球的過程中除了鐵外,還需要葉酸與維生素B12來產生健康的紅血球,如缺少這兩樣的營養素則導致紅血球生成減少。
溶血性貧血
組血球的壽命比正常縮短並受破壞。當紅血球因先天缺陷(如﹕G6PD缺乏症)或後天破壞(如﹕血型不合的輸血反應、抗體反應),使紅血球急速破壞,而骨髓來不及製造新的紅血球來補充,導致貧血。血紅球受破壞後,血球中的血紅素會溶在血球外。
貧血的常見症狀﹕
一般而言,貧血常見的症狀有﹕
- 疲倦、體力差、氣色不佳、臉色蒼白
- 頭暈、心悸、容易抽筋、呼吸急促
- 手腳冰冷、失眠
- 記憶力下降
缺鐵性貧血出現的症狀
- 湯匙狀的指甲
- 嘴角出現裂縫疼痛
- 出現異食癖(對紙、泥土等物品異常渴望)
惡性貧血出現的症狀
- 手腳刺痛
- 喪失觸覺
- 四肢動作僵硬
- 步履蹣跚
- 面露癡呆
貧血的高危一族﹕
- 嬰幼兒
- 青春期
- 孕期和哺乳期
- 素食者、偏食者
- 65歲以上的老年人
- 癌症病人
預防及治療貧血的方法﹕
口服鐵劑及注射鐵劑
口服鐵劑是最常用來治理缺鐵型貧血的方法,血液裹的新生紅血球會增多。但具有不少副作用,如便秘及短時間服用過量的鐵質會有中毒風險。
注射鐵劑是給使用口服鐵劑無效的病人使用。其副作用是較容易產生過敏問題。
避免同時服用鈣質與鐵質
鈣與磷酸鹽會礙鐵質的吸收,在小腸內互相競爭並影響對方的吸收,因此避免同時進食。
多吸收維生素C及減少吸收丹寧酸和草酸
維生素C可以促進身體對植物性食物內的鐵質吸收;而茶和咖啡內的丹寧酸會和鐵結合,減少鐵質吸收;草酸(如﹕堅果類)興纖維素亦容易與鐵產生反應,降低鐵的吸收率。
調理脾臟及腸道
脾臟是負責紅血細胞生產的器官,健康的脾臟有助減低貧血症狀。腸道健康對營養吸收十分重要,以提升鐵質吸收。
上述為常見的症狀及治療方法。 如出現嚴重的貧血症狀,應及早求醫,以免病情惡化。 富美健的韓國能量寶石墊採用六種天然礦石,釋出大量的遠紅外線及負離子有助調整脾胃健康。遠紅外線能透過皮膚滲透人體組織深層,而溫熱效果使血管擴張,加速血液循環,增強組織新陳代謝,以調理脾胃健康,促進營養吸收。
礦石釋出的負離子維護消化系統健康及活化腸道細胞,當腸道消化食物時還會主動吸收營養素(如﹕鈣質、鐵質等),減低因缺乏鐵質導致的貧血症狀。
歡迎到本公司預約體驗,親身了解實際功效。 想了解更多,請按此進入韓國能量寶石墊的產品頁。